close

說到三國的戰爭,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赤壁之戰】;它不但是確定曹操勢力無法跨過長江的一場決定性戰役,也是古今文人墨客最喜歡的一個三國題材。三國演義中更是把赤壁之戰渲染的熱鬧非凡,有周瑜跟諸葛亮間的勾心鬥角,有魯肅的插科打諢、黃蓋的赤膽忠心;更有諸葛亮大顯神威,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及借東風等等著名戲曲橋段。赤壁更是許多電視電影劇喜愛的題材,其中尤以林志玲飾演的小橋幫萌萌接生最令人印象深刻‧‧‧‧‧‧

赤壁懷古    

蘇大鬍子寫的赤壁懷古這首詞實在寫的很棒

不過根據三國志記載,這一戰的真實面貌與我們大家傳統的印象仍有許多出入,而且這場戰爭可說是幾場三國最重要的戰役其中之一,但三國志裡的篇幅竟然出奇的少,只有周瑜傳中有詳細經過,也難怪大陸有些學者會有赤壁之戰乃吳書假造的奇怪論調出現。

而大頭叔叔在這一篇中,就利用赤壁之戰來介紹一下這一戰的最佳男主角,周瑜。沒錯,赤壁之戰中曹操最多只是個男二,諸葛亮在此戰中也只是眾多配角其中一個,真正主角乃是三國最厲害的戰術家之一,美周郎周瑜!而大頭叔叔滿喜歡周瑜的,因為周瑜不但擅於領兵布陣更長於樂器,這非常合喜歡音樂的大頭叔叔脾胃!而且周瑜似乎有絕對音準,因為三國志中有記載【周瑜傳: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也就是說只要有人彈琴曲調錯了一個音,周瑜就會回頭看看,就算喝多了也不例外【周瑜傳: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

周瑜,他是個世家子弟家世不錯祖輩跟叔伯輩都是大官,父親還是洛陽縣令。周瑜長得帥家裡又有錢,三國志說瑜長壯有姿貌,不但高壯又是個美男子孫堅跟隨袁術討伐董卓時搬家到盧江郡的舒縣,長子孫策與周瑜同年,周瑜把自己家裡的一個大宅讓給孫策住,還讓孫策拜其母為乾媽,兩人結為義兄弟,同甘共苦。周瑜傳:周瑜字公瑾,廬江舒人也。從祖父景,景子忠,皆為漢太尉。父異,洛陽令。瑜長壯有姿貌。初,孫堅興義兵討董卓,徙家於舒。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

而孫堅死後孫策欲脫離袁術自立打天下,周瑜也非常挺孫策這個義兄,在孫策與揚州刺史劉繇作戰時,周瑜帶著叔父丹陽太守周尚的兵來幫助孫策,順利擊敗劉繇。而孫策也在平定江東,周瑜正式效力孫策時讓周瑜擔任江東軍的軍隊人事總管兼禁衛軍頭頭。護軍一職掌管軍事人事任用,可用在各地方區域,而這裡中字是中央的意思,也就是讓周瑜掌管東吳總部的軍官人事;而中護軍在三國也有掌管禁軍的職責。所以表示孫策對周瑜非常信任,在周瑜與荊州劉表作戰攻破盧江郡的皖縣時,還一起娶了橋公的兩個女兒,大橋跟小橋。【周瑜傳:瑜時年二十四,吳中皆呼為周郎。以瑜恩信著於廬江,出備牛渚,後領春穀長。頃之,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而在孫策死後,周瑜便和張昭一武一文掌理東吳事務輔助孫策二弟孫權。這時,也離赤壁之戰的發生沒剩多久時間了。

嚴格來說,這一戰應該叫做烏林之戰】而非赤壁之戰,因為從頭到尾並沒有發生火燒赤壁這一件事,周瑜火燒的是烏林。不過「赤壁」兩字比較有詩意,因此赤壁之戰還是比烏林之戰更有市場,那就只好將錯就錯囉。接下來大家就一起跟著大頭叔叔看看這場戰役的經過吧!

赤壁之戰地圖    赤壁相關地圖

西元208年,也就是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已肅清袁氏勢力平定華北,就在鄴城附近做了一個人工湖叫做玄武池操練水軍,準備南下。【武帝紀十三年春正月,公還鄴,作玄武池以肄舟師。】首要目標是荊州劉表,一方面是荊州乃水陸要衝為兵家必爭之地,一方面當時荊州劉表的力量其實是略大於江東孫氏的,這一點我們從孫氏與劉表互相打了多年的仗,孫氏卻討不了甚麼便宜可以看出來。

而且,曹操應該也在荊州從事了長久的政治戰,加上當時劉表身體狀況很差,所以曹操做好準備後,該年秋天七月馬上就南征劉表。【武帝紀:秋七月,公南征劉表。沒想到這時劉表剛好就死了,而劉表小老婆蔡氏的哥哥蔡瑁,就擁立姪子也就是劉表的小兒子劉琮繼位。這時奇妙的事來了,劉表手下蒯越、韓嵩、傅巽等人一面倒勸說劉琮投降曹操,其中蒯越更是幫助劉表平定荊州的老臣之一,可見曹操在荊州政治戰下的功夫應該不少,也因此曹操兵不血刃的就收服荊州。【劉表傳:越、嵩及東曹掾傅巽等說琮歸太祖,太祖軍到襄陽,琮舉州降。

這邊有一個值得注意的事,蔡瑁就此從三國志裡不見了,劉表的兵大部份似乎是交給原劉表大將文聘。而蔡瑁在魏初僅為從事中郎,後為長水校尉,雖有封侯但未被重用。所以曹操不曾重用蔡瑁讓他統領荊州水軍武帝紀:以劉表大將文聘為江夏太守,使統本兵,引用荊州名士韓嵩、鄧義等。】【襄陽耆舊記:瑁[遂為]魏武從事中郞﹑司馬﹑長水校尉﹑漢陽亭侯。魏武雖以故舊待之,而為時人所賤,責其助劉琮﹑譖劉琦故也。

而這時劉備就尷尬了,劉琮投降也沒有事先知會一聲,劉備得知消息後只好倉皇南下想佔據南郡的江陵城抵抗曹操。曹操對劉備也很有感情,不等大軍準備好,曹操就帶著五千的輕騎兵急追劉備,可是劉備陣營毫髮無傷,送曹操兩個女兒就脫身了,這就是著名的長坂坡追擊。

不過在長坂坡趙雲沒有七進七出也沒有糜夫人跳井自殺,糜夫人在三國志內只有糜竺進妹為夫人的記錄,其他均無記載,看來糜夫人似乎在徐州期間就已經去世或被擄走了;劉備前半生失敗的軍旅生涯,丟掉的老婆還真不少。不例外的這時劉備仍然棄甘夫人自己先跑,這點頗有先祖劉邦之風,劉備是劉家正牌皇叔應該無誤。

但的確是趙雲抱著阿斗並保護甘夫人安全逃走,所以陳壽在趙雲傳評語中把他比擬為劉邦的功臣之一滕公夏侯嬰,夏侯嬰也是在劉邦逃命拋妻棄子時把劉邦的孩子救了回來也因此趙雲戰後被升為牙門將軍。【先主傳:曹公以江陵有軍實,恐先主據之,乃釋輜重,輕軍到襄陽。聞先主已過,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及於當陽之長坂。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衆輜重。】【趙雲傳: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遷為牙門將軍。

還好,劉備事先派關羽提早一步率領水軍戰船沿漢水南下,劉備在長坂建制被曹操打亂後,劉備就往東前往漢水的一個碼頭「漢津」和關羽船隊會合,一同沿漢水前往夏口與駐守在江夏的劉表大兒子劉琦會合。【關羽傳:表卒,曹公定荊州,先主自樊將南渡江,別遣羽乘船數百艘會江陵。曹公追至當陽長阪,先主斜趣漢津,適與羽船相值,共至夏口。

此時,江東孫氏的魯肅也來了。一般都說孫權是被諸葛亮說服才抗曹的,實則不然,早在曹操南討劉表時,孫權就已經諮詢過魯肅與周瑜,而內心決定要與曹操打上一仗了。首先是曹操南下而劉表剛死之時,魯肅就建議孫權與劉備聯手抗曹,所以孫權就派魯肅去荊州弔唁劉表,【魯肅傳:劉表死。肅進說曰:「夫荊楚與國鄰接,水流順北,外帶江漢,內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輯睦,軍中諸將,各有彼此。加劉備天下梟雄,與操有隙,寄寓於表,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盟好;如有離違,宜別圖之,以濟大事。肅請得奉命弔表二子,并慰勞其軍中用事者,及說備使撫表衆,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備必喜而從命。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權即遣肅行。

然後當曹操取得荊州後,孫權招集諸將領商議後續方略,諸將都勸孫權投降,只有魯肅不發一語,等會後孫權留魯肅獨自商議,魯肅就跟孫權說誰都可以投降,只有孫權不行,因為他人投降後還有官可以做,可孫權投降後呢?孫權大喜,心頭已有抗曹之意。【魯肅傳:會權得曹公欲東之問,與諸將議,皆勸權迎之,而肅獨不言。權起更衣,肅追於宇下,權知其意,執肅手曰:「卿欲何言?」肅對曰:「向察衆人之議,專欲誤將軍,不足與圖大事。今肅可迎操耳,如將軍,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迎操,將安所歸?願早定大計,莫用衆人之議也。」權歎息曰:「此諸人持議,甚失孤望;今卿廓開大計,正與孤同,此天以卿賜我也。」】但畢竟大部分將領還有文官體系都傾向投降曹操,孫權必須還是要統一內部意見,因此就開了一次大型會議召見百官討論對曹去向,為此還把在外辦公的大哥周瑜叫回來演雙簧。所以舌戰江東群儒的人其實是周瑜!

果不其然,大家仍是勸孫權投降,這時周瑜慷慨激昂的說曹操是漢賊,江東孫氏都是英雄正該為國除賊,還分析了曹操四大敗因,更當場請纓為主帥要為孫權破曹!這一個品牌定位把曹操定位為漢賊,和劉備一直以來打的招牌不謀而合,也順利堵住眾臣的嘴,就此確定孫氏要與曹操一戰的立場。【周瑜傳:權延見羣下,問以計策。議者咸曰:「曹公豺虎也,然託名漢相,挾天子以征四方,動以朝廷為辭,今日拒之,事更不順。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今操得荊州,掩有其地,劉表治水軍,蒙衝鬬艦,乃以千數,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陸俱下,此為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而勢力衆寡,又不可論。愚謂大計不如迎之。」瑜曰:「不然。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將軍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地方數千里,兵精足用,英雄樂業,尚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況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請為將軍籌之:今使北土已安,操無內憂,能曠日持乆來爭疆場,又能與我校勝負於船楫可乎?今北土旣未平安,加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後患。且舍鞌馬,杖舟楫,與吳越爭衡,本非中國所長。又今盛寒,馬無槀草,驅中國士衆遠涉江湖之閒,不習水土,必生疾病。此數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將軍禽操,宜在今日。瑜請得精兵三萬人,進住夏口,保為將軍破之。」權曰:「老賊欲廢漢自立乆矣,徒忌二袁、呂布、劉表與孤耳。今數雄已滅,惟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君言當擊,甚與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但是人已經到夏口的劉備可著急了,因為夏口劉備加劉琦的兵力最多約兩萬,曹操有十幾萬大軍號稱八十萬,只要一過來劉備馬上要一敗塗地,因此劉備就派諸葛亮跟魯肅過江面見孫權談具體合作事宜,其實也有著催孫權發兵的用意。可能當時情況相當緊急,諸葛亮一見孫權就用上激將法,叫孫權不如趕快投降曹操,何必外表服從內心還猶豫,以自取其禍?諸葛亮傳: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時權擁軍在柴桑,觀望成敗,亮說權曰:「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據有江東,劉豫州亦收衆漢南,與曹操並爭天下。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遂破荊州,威震四海。英雄無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將軍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之衆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將軍外託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孫權有點下不了台,酸他為什麼劉備不照諸葛亮你自己說的侍奉曹操呢?權曰:「苟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諸葛亮繼續激將,說劉備是壯士寧死不屈,怎能從賊?【亮曰:「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况劉豫州王室之冑,英才蓋世,衆士慕仰,若水之歸海,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復為之下乎!」】果然孫權大怒,決定出兵,諸葛亮再簡單分析曹操此戰的弱點安撫孫權,孫權就馬上派周瑜與程普率三萬人前往夏口協助劉備抗曹。【諸葛亮傳:權大恱,即遣周瑜、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亮詣先主,并力拒曹公。

這周瑜、魯肅、諸葛亮三人說服孫權的記錄,分別在三人的傳記中無前後順序,三國志內容又大多沒有註明發生時間,所以很難排序。不過三人與孫權的距離魯肅最近,而與魯肅那次也似乎是私下的與諸將討論,周瑜那次則是公開的會議;所以應該是先私下有了想法,才會在公開場合與前鋒的大都督周瑜唱雙簧,然後確定東吳基本立場後,才可能有諸葛亮最後的激將孫權。而且魯肅傳還有一句【時周瑜受使至鄱陽,肅勸追召瑜還。】周瑜是魯肅建議孫權叫回來商量大事的,所以這三場說服孫權的順序應該是魯肅、周瑜,然後諸葛亮才對。

而周瑜等人到夏口後,就往長江上游迎擊曹操,與曹操在赤壁附近相遇,因為曹軍水土不服又不黯水性,軍中已經有許多士兵身體不適,因此曹操吃了一個敗仗,只好退回赤壁北岸的烏林駐紮,周瑜則屯於南岸赤壁。【周瑜傳:權遂遣瑜及程普等與備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時曹公軍衆已有疾病,初一交戰,公軍敗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簡單來說,烏林與赤壁被長江隔開,北岸是烏林,南岸是赤壁。而大家也知道長江的寬度在武漢附近寬度約一兩公里,所以如果在赤壁火燒,是燒不到北岸的曹操,只能燒到孫劉聯軍。

這時孫權老將黃蓋向周瑜建議用火攻,周瑜馬上派黃蓋詐降以戰船裝滿乾柴與油膏衝擊曹操水寨,曹操船艦被燒,大火還延燒到陸上營寨,整個烏林頓時大火曹軍因而大亂,曹操也因此趕快率殘軍後撤至南郡的江陵。【周瑜傳:瑜部將黃蓋曰:「今寇衆我寡,難與持乆。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乃取蒙衝鬬艦數十艘,實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書報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備走舸,各繫大船後,因引次俱前。曹公軍吏士皆延頸觀望,指言蓋降。蓋放諸船,同時發火。時風盛猛,悉延燒岸上營落。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衆,軍遂敗退,還保南郡。】而此時周瑜跟劉備也都率陸上部隊登上北岸烏林追擊曹操,只可惜曹操後撤速度頗快,沒法阻截到曹操本人,所以曹操出了華容小道快進入江陵時,說可惜劉備他們不夠快,如果他們在此也放火,我們可就完蛋囉過一陣子劉備果然來放火可惜曹操已經不在了山陽公載記曰:軍旣得出,公大喜,諸將問之,公曰:「劉備,吾儔也。但得計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無類矣。」備尋亦放火而無所及。

當然,沒有草船借箭這回事,孫權長年與劉表在長江、漢水上作戰,弓箭存量是最基本的,如果箭不夠連仗都不用打了,還抗甚麼曹呢?而周瑜也不太可能陷害諸葛亮,一是諸葛亮當時尚未成名又是諸葛謹之弟,二是周瑜真的心地狹隘的話,周瑜要對付的應該是程普,周瑜連分他軍權的程普都以禮待之,更何況是初出茅廬的諸葛亮?

接下來,我們來討論一下最有趣的東風問題;其實如果只是要燒曹操的船,根本不需要東風!因為赤壁與烏林雖分處南北兩岸,但赤壁略微處於上游,因此只要在赤壁出船或稍微往上游走一些再出船,黃蓋的船不管曹軍怎麼阻止還是會衝到曹操水寨,燒掉曹操的船不會太難。更何況以曹操的角度是完全相信黃蓋的詐降,三國志中並無曹操懷疑跟阻止黃蓋的記載,只有江表傳中有曹操跟送降書之人試探一下的記錄;以荊州之強都望風而降,江東也的確大部分的官員都想歸降,曹操因此信心滿滿,對黃蓋的投降沒有懷疑黃蓋的船要進曹操水寨並不難,所以不需要東風,也不需要苦肉計。只是若沒有東風,處於西方烏林的曹操陸上陣營就很難受到重創了。

但當時到底是吹甚麼風呢?是冬季應該吹的西北季風嗎?不!當時的確是吹東風!我們從上一段周瑜傳內容可以看出,周瑜傳:時風盛猛,悉延燒岸上營落】當時有大風,使船上的火延燒到岸上,而且馬上就煙炎張天,可見當時風不小。而我們從第一張的地圖可以很明顯知道烏林是在那段長江的西北岸,因此江面上船隻著火要能燒到岸上,必須要有東風!可是赤壁之戰時是冬季,中國大陸冬季吹西北季風是常識,東風是哪來的呢

這就是黃蓋和周瑜常年在長江打滾之人才能知道的事情了,赤壁烏林一帶鄰近洞庭湖,赤壁烏林在洞庭湖東北方而大型湖泊的氣候特性和海邊相似,因為水的特性就是跟比陸地起來降溫速度與增溫速度都比較慢。因此冬季時日夜溫差大,若晴天時日間經過長時間日照,周邊陸地溫度上升較快會高於水的溫度,水面溫度仍然接近晚上的低溫,因此陸地和水面產生較大的溫差周邊陸地的熱空氣就會向相對溫度低的水面流動,這也是台灣恆春落山風的產生原因。因此若冬季洞庭湖一帶大晴天,很可能周邊陸地空氣就會向洞庭湖流動,若熱空氣從赤壁烏林一帶往洞庭湖流動自然就是東風了。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曹操的短歌行中得到佐證,短歌行是曹操乘船從荊州下長江的航行過程中,想著自己快要統一天下,突然有一陣空虛失落感而寫的一首古詩,曹操認為天下已在手中而想要摘月亮了明明如月,何時可輟?】啊,大頭叔叔離題了。短歌行中有一句是月明星稀,烏鵲南飛。。也就是說赤壁之戰的前幾天晚上都是月明星稀,沒有雲在天空的高氣壓天氣,白天自然都是晴天囉。周瑜跟黃蓋會用火攻,很可能跟這種偶爾會出現的臨時地形風不無關聯,所以雖然東風不是周瑜借來的,但的確周瑜是「藉」東風而打敗曹操,在三國的舞台上作了一次完美的演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頭叔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